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 万晓东 李建)为确保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消费安全,京津冀地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市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部门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联合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节日消费提示。发布
一是元旦理性消费。节日期间,春节商家五花八门的期间促销活动较多,面对优惠、消费买一送一、提示清仓、京津冀地监管返券等促销打折活动诱惑,市场应保持头脑清醒,部门冷静选择、联合货比三家。发布选购商品时应详细查看产品说明书、销售授权证书、产品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明;要看清弄懂促销活动的具体规则、有效时限等内容。
二是严防陷阱。节日期间,消费者在吃、住、行、游、乐、娱等消费活动时,要警惕商家虚假承诺等“忽悠”陷阱。应充分了解商家的信誉和经营状况,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签订书面合同,载明收费标准、服务项目、退款规则等重要内容。发现商家违反合同约定,及时提出解除合同并退款,避免产生个人经济财产损失。
三是节约消费。新春佳节,走亲访友、家庭聚餐,应积极倡导节约、共同拒绝浪费。倡导选购包装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产品;自觉抵制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过度包装的礼盒商品;拒绝购买所谓“特供”“专供”“内供”的酒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点餐、适量取食,如有剩余打包带走,做勤俭节约的消费者。
四是依法维权。妥善留存消费凭证,如合同、发票、付款记录等。如因价格欺诈、不公平格式条款、虚假广告等问题产生消费纠纷,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请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等方式进行投诉举报,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节日期间,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节日市场食品等生活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检查;加大对价格违法、虚假广告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监督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快速处理消费者合理诉求,营造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吕成海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记者4月7日获悉,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2024年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网监、消保和市场合同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网络交 ...
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近日在杭州开庭,“脸”受不受保护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法律人士表示,当前人脸识别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但相关法律仍存空白,个人信息的采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冯威记者吴采平)5月26日,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获悉,兼职刷单诈骗成为武汉市发案数量最多的网络诈骗,每周发案上百起,其中女性消费者受害人超过七成。为此,武汉市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5月28日,一场以化妆品安全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新安湖社区举行。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据介绍,这次活动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药物警戒院联合深圳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严小芳 记者 朱海)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关于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江西省会昌县贝贝小南瓜种植和宜黄县竹荪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列为第十批国家农业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方)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儿童乘车出行的时间和面临复杂路况的情形大大增加。但是,由于部分儿童家长未使用安全座椅、孩子自行钻出天窗玩耍以及将孩子独自滞留车内、不遵守交通规 ...